三九灸之二九
2018年12月31日~2019年1月8日
前面在預備灸和一九灸里我們介紹了三九灸和三九灸應灸的穴位,轉眼間又到了“二九天”,今天我們就直接切入主題,著重介紹一下三九灸的調理核心,擅長之處及注意事項!

虛則寒一寒則濕一濕則凝一凝則瘀一瘀則堵一堵則瘤一瘤則癌!
三九天寒冷,寒邪更容易入侵體內,損傷陽氣,導致體溫下降,氣血不暢,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降低。寒氣就是邪氣,可能是外邪盤踞在身體的正氣虛弱之處,也可能是西藥,比如點滴把寒邪之氣從身體的外層太陽壓到太陰肺脾,導致咳嗽,食欲不振,進一步壓到腎經,導致失眠,尿毒癥;

寒氣再壓,就會到骨髓,奇經八脈,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,到達于此,已經病入膏肓,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層寒氣!
寒氣如同敵人,入侵到達腎臟,基本上身體國土淪陷,正氣不能對敵,只能往外跑,表現為身體外層的熱,此熱乃易位的正氣,如果再清熱,最后的一點正氣無存,身體如同鬼體,陰寒如同冰窟,將不日而亡!
三九灸
給身體陽氣雪中送炭
體質虛弱的人,寒氣就更容易進入我們身體,所以當人體因各種原因感覺疲勞時,就可以通過艾灸補充陽氣及時恢復體力,不要讓身體器官在疲勞中變虛,從而導致寒氣進入我們體內。
中醫認為,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,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“得陽者生,失陽者亡”,“陽氣”越充足,人體越強壯,陽氣不足,人就會生病??梢婈枤鈱ι眢w有多重要!寒去元氣自回,而去寒當用熱。艾灸在古代就是用來調理寒病的,很多圣醫對這種調理法評價極高,黃帝內經: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!
所以艾灸是作為體寒的天敵而存在的!首先艾草是中醫常用到的中草藥,它有溫陽、抗菌、祛痰、理氣血的功效。醫書就說了:艾草苦燥辛散,能理氣血、溫經脈、逐寒濕、止冷痛,為婦科要藥。

艾草為純陽之物,加之點燃,使純陽之力直達臟腑,可以從根本上體理體寒、體虛。能通十二經,具有溫通經脈、祛風散寒、舒經活絡、活血助陽、回陽固脫、消瘀逐痹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。
一是調已病
主要調理冬季常見慢性病,如支氣管哮喘、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、咽炎,各種慢性咳嗽、慢性胃炎、慢性結腸炎、胃腸功能紊亂、尿頻尿急、前列腺增生、慢性腎炎、月經不調,以及頸肩腰腿痛、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。
二是調未病
重點調理亞健康狀態,如慢性疲勞綜合癥、失眠、神經衰弱、抑郁、焦慮、疲倦、頭痛、頸肩腰背酸痛等,對于免疫力低下、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,有防病保健作用。
三是強身健體
通過"三九灸"來提高人體抵抗力,改善畏寒怕冷、容易感冒、手腳冰冷等癥狀,對夏季已做過"三伏灸"的患者,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。

1、艾灸期間禁食冰冷食物。
2、艾灸前后喝一杯白開水,促進體內排毒。
3、艾灸后一小時內禁洗澡、使用涼水等。
4、艾灸時或后注意避風。
5、艾灸后24小時內最好不要有性生活。
6、大怒、大醉、大驚、大恐、過勞、過飽等情形禁灸。
7、皮膚過敏者不宜久灸。
8、孕婦請在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下一篇:二十四節氣 | 小寒養生指南